布鲁塞尔当地时间3月15日,比利时足球豪门安德莱赫特俱乐部正式发布2024/25财年财务报告,数据显示,俱乐部历史上首次实现单赛季营业额突破1亿欧元(达1.02亿),但受转会市场及青训体系升级影响,最终仍录得600万欧元净亏损,这份成绩单折射出传统劲旅在竞技野心与财务平衡间的艰难抉择,也引发业界对欧洲次级联赛俱乐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深度讨论。
营收结构优化:商业开发成增长引擎
报告显示,安德莱赫特本赛季营收同比上涨23%,主要得益于三大板块的突破:
- 商业赞助创新高(占总营收38%)
俱乐部与比利时电信巨头Proximus续签5年主赞助协议,年赞助额较上一周期增长40%,训练基地冠名权首次出售给连锁超市Colruyt,带来额外500万欧元收入。 - 比赛日收入回暖(占比29%)
洛达球场平均上座率达91%(21,346人),较疫情前水平恢复97%,欧协联主场赛事贡献显著,对阵佛罗伦萨的淘汰赛门票收入单场突破120万欧元。 - 球员交易策略调整(占比25%)
通过出售青训产品中场核心维尔梅伦(转会费2000万欧元+二次分成)等操作,实现转会净收入1800万欧元,但管理层强调“未来将更注重梯队球员的阶段性留队”。
亏损溯源:竞技投入与隐性成本
尽管营收亮眼,俱乐部仍面临600万欧元赤字,主要原因包括:
- 薪资占比超标:一线队工资总额达5600万欧元,占营收比例55%,远超欧足联建议的70%警戒线,今夏引进的丹麦国脚中场霍伊别尔(周薪12万欧元)成为队史顶薪。
- 青训基地升级:耗资800万欧元翻新的尼奥普莱训练中心启用,配备生物力学实验室与电竞康复舱,该项目分期付款计入本财年。
- 欧战折戟损失:欧协联16强出局导致预期中的800万欧元晋级奖金落空,转播分成较预算减少15%。
管理层回应:短期阵痛换长期竞争力
CEO范德哈格在发布会上坦言:“突破亿元营收证明商业策略的成功,但竞技成绩仍是核心,我们甘愿承受短期亏损,确保下赛季欧冠资格赛席位。”据透露,俱乐部已与私募基金CVC就“比利时职业联赛商业权益注资计划”达成初步合作,有望获得额外现金流。
体育总监金德曼斯则强调青训回报周期:“过去5年我们向五大联赛输送了11名球员,未来3年将有3名新星进入一线队。”目前安德莱赫特U19梯队蝉联比利时青年联赛冠军,其中16岁边锋卢卡·范赫克被球探报告估值已达1500万欧元。
行业视角:比利时俱乐部的生存方程式
足球财务专家德克·范德埃尔斯特分析称:“安德莱赫特的困境具有典型性,比甲联赛整体转播收入(年均8000万欧元)仅为荷甲的1/3,迫使俱乐部在‘卖血生存’与‘投资冲欧战’间走钢丝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同城对手布鲁日本赛季通过欧冠小组赛斩获4500万欧元奖金,印证了欧战成绩对财务的决定性影响。
欧足联最新财报显示,2024年比利时俱乐部平均亏损率较上年扩大至61%,安德莱赫特的“战略性亏损”或将成为中小联赛豪门的标准操作,随着2025/26赛季欧冠扩军至36队,比甲冠军直通正赛的诱惑将进一步刺激投资冲动。
球迷与市场反应
球迷组织“紫色之心”发言人米歇尔·范巴斯滕表示理解:“我们宁愿看到俱乐部为冠军负债,也不愿沦为球星加工厂。”但当地媒体《晚报》指出,若2025年未能闯入欧冠,俱乐部可能被迫出售队长维尔通亨等核心球员。
二级市场上,安德莱赫特母公司(ABI:BRU)股价财报公布当日微跌2.3%,但机构投资者普遍看好其长期价值,摩根大通报告认为:“1亿欧元营收里程碑标志着俱乐部品牌价值进入新阶段,2026年新球场计划或将开启资产重估。”